•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早勤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这9个爱眼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25 09:28:07   浏览次数:12  发布人:78c5****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寒假来临,孩子们经常宅在家,眼睛的健康又遇到了挑战。那么,如何爱眼护眼呢?这些爱眼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父母双方都不近视,孩子会近视吗?”“近视却不想戴眼镜,会有什么影响?”“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形吗?”以上是家长在孩子“视力保卫战”中经常感到困惑的问题。今天,为大家逐一讲解一下。真相1:近视不只戴眼镜那么简单,高度近视更要严防近视不仅会影响孩子看远处物体的清晰度,如果不注意控制,近视进展到600度

    寒假来临,孩子们经常宅在家,眼睛的健康又遇到了挑战。那么,如何爱眼护眼呢?这些爱眼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父母双方都不近视,孩子会近视吗?”“近视却不想戴眼镜,会有什么影响?”“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形吗?”

    以上是家长在孩子“视力保卫战”中经常感到困惑的问题。今天,为大家逐一讲解一下。


    真相1:近视不只戴眼镜那么简单,高度近视更要严防

    近视不仅会影响孩子看远处物体的清晰度,如果不注意控制,近视进展到600度以上,也就是高度近视,特别是在医学上诊断为病理性近视,容易伴发相关眼部病变。例如,出现飞蚊症、视物变形甚至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出血、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有的会造成不可逆的视觉损害,严重影响儿童的眼健康。

    延缓儿童近视的发生,控制近视发展,可以降低孩子患高度近视的概率。

    真相2:近视有遗传倾向,科学防控仍有效

    近视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近视的遗传是多因素、多基因的遗传,如果父母双方都近视,孩子70%~80%会遗传;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的概率更高。

    但是,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是造成近视进展的重要原因。比如,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早写字、看书、弹琴,过多使用电子产品,读写姿势不正确等,都会使孩子远视储备不足,促使近视的发生。另外,看书、写字时的光线不合适、营养不均衡、摄入过多甜食、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增加近视的发生概率。

    真相3:孩子刚出生,就要开始预防近视

    近视预防应该从孩子刚出生就开始。父母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视觉环境,白天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夜间睡觉时应关灯。随着孩子的成长,要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耍。

    此外,家长每年都要带孩子进行眼病筛查,三岁以后为孩子建立眼健康档案,监测视力发育和远视储备量的变化,及时发现近视的征兆并矫正。

    真相4:远视储备“透支”,近视风险大

    孩子的眼球在不断发育,视力也是不断发育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一般来说,孩子3岁前,正常的生理远视屈光度为300度,4~5岁为150~200度,6~7岁为100~150度。

    随着孩子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正视后,若眼球继续增长,则出现近视。因此,保护远视储备很重要,过早“透支”,孩子可能较早出现近视。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孩子到10岁以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

    真相5:近视预防没那么难,坚持很关键

    门诊中,经常有家长感到疑惑,为什么孩子突然就近视了,或者度数突然增长很多。其实,预防近视要从日常生活做起,方法虽然不难,但贵在坚持。

    多进行户外活动并接触阳光,能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抑制眼轴变长,预防和控制近视过早发生。儿童每天至少应在户外活动2小时。

    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远眺20英尺(6米)以外20秒以上。每次读书、画画、写字等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以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昏暗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

    0~3岁婴幼儿不使用、3~6岁幼儿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

    此外,均衡膳食、少吃甜食,保证充足睡眠也很重要。


    真相6:散瞳不会损害眼睛,能让验光更准确

    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进行比较准确的医学验光检查,都要进行散瞳。因为儿童调节能力强,验光前需要使用睫状肌麻痹剂,使眼睛处于放松调节的状态,这样验光的结果才能更加准确。

    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瞳孔会散大,因此叫作散瞳验光。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后,孩子瞳孔恢复正常的时间会不同。快速散瞳验光一般6~7小时恢复,中效的一般3天左右恢复,慢速散瞳验光一般需要3周左右恢复。散瞳后,孩子会有一段时间怕光、看近处模糊,但散瞳不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损害,家长们不用担心。

    真相7:近视超过100度还不配镜,当心进展更快

    如果散瞳验光发现孩子眼睛已经近视了,且度数在100度以上,或者视力不能满足日常学习、生活需要,就必须配镜矫正,否则容易加重眼部疲劳症状,加速眼轴增长,加快近视进展。

    孩子近视后,建议每3个月复查眼轴,每半年进行眼科检查,了解近视变化情况,必要时及时更换眼镜。对于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孩子,还要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控制近视进展的治疗措施,如佩戴角膜塑形镜、近视离焦眼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等。


    真相8:近视久了眼睛变形,不是眼镜的错

    不少家长担心戴眼镜会导致孩子眼睛变形。其实,眼睛变形往往是因为近视度数增高,眼轴变长引起的,特别是高度近视者眼球会显得更加突出,与佩戴眼镜无关。

    只有科学验光、配镜,才能帮助孩子看东西更加清楚,缓解视疲劳,更好地延缓近视度数增长。

    真相9:眼部疾病有信号,学会识别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视力情况,识别儿童眼部疾病的危险信号,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1.若发现孩子追视不好、视物距离过近,或者眯眼、频繁揉眼、畏光,还有双眼大小明显不一致等情况,都提示可能存在视力异常或眼病。

    2.眼位偏斜,也就是两只眼视线水平或垂直方向不平行,总是歪头视物,提示孩子可能存在斜视。如果孩子的眼球不自主地有节律地转动,提示可能存在眼球震颤,应及时就诊。

    3.如果晚上在灯光下或者拍照时发现孩子瞳孔区发白,应引起高度重视,提示可能有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疾病,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就医。


    来源:学生健康报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刘雯

    策划:张灿灿

    编辑:穆薪宇 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管仲瑶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RZSO2FI】获取授权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78c5****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z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