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军装脱掉了,
但我们把军装穿进了心里!”
在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救援中,
我们时常能看到身着红装的救援队员,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为救援开辟通道,赢得一线生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水电铁军”。
▲2021年,中国安能参加河南暴雨抢险救援
中国安能集团于2018年9月
由原武警水电部队整体转隶组建,
是一家以自然灾害应急救援
和工程建设为主责主业的中央企业。
今天,小新带您实地探访,
了解这支“水电铁军”压箱底的秘密武器。
锤炼救援过硬本领
一次次救援背后,
是应急救援领域的深厚实力。
液压钳夹鸡蛋,
切割机灯泡上切钢丝、破拆救援,
挖机垒铁块、耙砖块、投篮……
无不考验着操作手的精细化操作能力。
这一项项训练能显著提高
救援行动中的快速性、精准性、稳定性,
使得救援人员可以更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近年来,中国安能通过营区基础练兵、
工程技能练兵、抢险实战练兵,
锤炼出一批技能高、专业强的救援骨干,
为履行新时期职能使命提供了
强大的人才支撑。
应急救援员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率达到90%,
“精一、通二、会三”
的技能救援员比例逐年增多,
一专多能达到100%。
装备科技抢险“利器”
传统的人海密集型救援模式
已不能完全适应急难险重任务需求,
现代化的应急救援必须依靠
现代化的救援技术和专业装备。
大功率排水车、动力舟桥、全地形车、
无人船、金刚6无人机……
走进该基地装备库,
数款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装备整齐列阵。
从气象水文预报到防汛监测预警,
从无人机侦察到各类救援装备,
随着科技抢险“利器”广泛应用,
基地遂行任务能力大幅提升,
现代化抢险救援越来越“智慧”。
▲2024年,中国安能参加华容县洞庭湖决堤抢险救援
今年7月,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
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
造成47.64平方公里垸区被淹,
7680名群众紧急转移。
险情发生后,
中国安能专业救援力量星夜驰援,
奋战决口封堵现场。
救援队伍携带了GPS测量仪、
雷达流速仪、通信指挥车等
多套高科技救援装备,
让决策指挥、现场救援如虎添翼。
传承部队红色基因
中国安能常州分公司救援基地三中队
曾连续15年被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
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
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一代代官兵20余年始终用青春和汗水
传承着“忠诚、责任、荣誉、奉献”的队魂…
如今,他们仍然是工程救援一线的主力。
在常州分公司训练场上,
组训人员通过队列训练、
现场互动教学、学前军训等方式,
让学生深切感受水电铁军的
军营气氛及信念精神,
了解军转央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
他们还建设了应急安全体验馆,
开展“沉浸式”科普教育和安全体验活动,
提供“身临其境”式安全体验设施和装备。
除重大工程救援任务外,
中国安能还不断拓展应急产业,
通过参与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组织相关应急工程救援队伍技能鉴定、
参与能源安全等领域工程建设等方式,
不断创新基地营收模式,
既履行应急救援的社会责任,
又通过应急与工程融合创造经济效益。
练兵嵌入工程现场
通过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中国安能把专业分队常态化嵌入工程练兵,
实现双向融合,
持续培养、巩固和提升应急救援核心战斗力。
走进中国安能山东泰安练兵项目,
项目部承建水库工程C1标,
主要建筑物包括上水库、下水库、
进出水口和导流泄放洞、溢洪道等。
正是因为有着丰富的现场练兵经验
和充足的演练方案准备,
这支队伍才能在施工与抢险战斗中转换,
在抢通道路、疏浚河道等重大任务中,
发挥又红又专、一专多能的特点,
高效完成使命。
2023年12月,刘悦新和他的挖掘机
跨千里机动至青海民和参加地震救灾,
期间人机合一、功绩显著,
这台设备被正式命名为“民和号”。
转企六年来,
安能人主动作为、奋发向前。
安能人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源于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和对荣誉的崇高信仰,
另一方面来自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所带来的信心与底气。
从“橄榄绿”到“救援红”,
从武警战士到企业职工,
中国安能应急救援团队虽着装改变,
但肩负的职责始终未变。
改革不改初心,转隶不转作风!
———— /END/ ————
撰稿丨姚宁沂
责任编辑丨王敏涛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