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说
近期,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强化央企科技创新使命担当,更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4年12月1日出版的《国资报告》推出综述文章《聚变与突围:解码央企科技创新》,从明确导向、强化攻关、优化布局、深化改革四个方面,解析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成果、经验和方向。小新为您全文分享——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聚变与突围:解码央企科技创新
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李约瑟提出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彼时,中国由于缺席前两次工业革命,在西方列强的降维打击下曾沉沦上百年。但一个有志于追赶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建设先进工业国的新政权,已经让世界感受到东方觉醒的澎湃动力。
“李约瑟之问”一经提出,便激起全球范围的热烈讨论,也鞭策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发图强。
过去数十年间,中国得益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助推,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等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性技术领域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在多极化的世界新秩序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大国博弈,科技为先;强国之问,央企解答。
一方面,作为“共和国长子”,央企拥有较好的技术积累和人才梯队,具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经长期探索已提炼出新型举国体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方法论,在能源、军工、航天、钢铁、通信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1999年以来200余家转制科研院所进入央企序列,进一步增强了央企的科技创新实力。
另一方面,近年来从管资产到管资本为主的演变,使央企得以将触角伸向更加广阔的前沿科技领域。以资本为纽带,相关央企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创企业健康成长,更有条件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潮流中,央企责无旁贷。
习近平总书记对央企科技创新寄予厚望,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等。
11月8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中央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四个面向”,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表率。”他说。
明确导向
“四个面向”提升功能价值
2024年1月19日,来自中国中车集团的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梁建英,手捧鲜红的“国家卓越工程师”证书,在人民大会堂门前留影。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再到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这位中国高速列车整车研制、系统集成创新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带领团队不断刷新“中国速度”。
短短5个月后,梁建英的名字再次出现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项目“复兴号高速列车”的主要完成人名单中。中国中车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中车,以及中车长客、中车四方、中车唐山、中车株洲所等子公司,成为该项目的研发主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中车参与完成的“复兴号高速列车”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高铁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2017年6月,以“复兴号”命名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亮相。复兴号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都是自主研发,软件全部自主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截至2023年底,复兴号高速列车已累计安全运行23.4亿公里,累计运送旅客22亿人次。
“广袤的国土、巨大的客流量、复杂的地貌,国家的支持、旅客的期盼,你不做到世界最好,对不起国家和时代。”梁建英说。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央企上交的一份关于“四个面向”的最新答卷。所谓“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大类别。经统计,央企共获得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8项,在同类奖项中占比超过半数,获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共有58家央企获奖,获奖企业数量也超过历届。在可公布的通用项目(专用项目通常不予公布)中,央企主导或参与了“复兴号高速列车”1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项目(共1项),“‘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等10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共13项),“陆上宽频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装备”等3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共5项)。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是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战略主动的关键所在。
通信央企是央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科技创新的代表。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13个通用项目,通信央企参与了其中5个。
中国移动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信科等央企共同参与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此前,由中国移动牵头完成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还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
进入5G时代后,4G时代的射频芯片已不能满足需求。中国电科参与的“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项目,实现了我国氮化镓射频芯片技术的国际引领,支撑了我国在5G移动通信领域的国际领先。而中国电科参与的另一个项目“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也是瞄准芯片这个备受瞩目的前沿科技领域做文章。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移动参与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显著提升了语音识别准确率,对提升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中的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电信参与的“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项目,则针对当前互联网体系结构源地址缺乏可信保障的全球重大技术难题,支持互联网真实源地址的精确定位和地址溯源,有力保障网络空间安全。
“面向经济主战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这意味着央企进行的科技创新,几乎都可以纳入“面向经济主战场”的范畴。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央企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
能源央企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成为央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过去10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全部9个通用项目,有4个由能源央企主导完成。
2024年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周年。“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导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多年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与此同时,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已完成从油气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转变,这对全球地缘政治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保障能源安全,油气领域是重中之重。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4个能源类项目中,有3个与油气勘探开发相关。国家技术发明奖方面,由中国石油主导的“陆上宽频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实现了万米深地目标“测得全、采得快、探得准”,有力支撑了10亿吨级大油田的发现和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的部署实施;中国煤炭科工参与的“深部能源开发岩体应力场透明解析技术及应用”项目,其相关成果走出煤炭领域,应用于胜利油田等油气项目之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方面,由中国海油主导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见证了我国海洋油气自主开发能力从300米深水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海油主导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近10年来,为保障能源安全,中国海油还牵头完成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项目“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中国石化则从下游石油化工环节发力,主导了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项目“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
“双碳”目标提出后,能源低碳转型与保障能源安全形成共振。
中国三峡集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华电、东方电气、中交集团等央企共同参与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此前,中国三峡集团还牵头完成了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项目“长江三峡枢纽工程”。
为解决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在地域上优化配置的问题,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力央企提出特高压输电的解决方案。“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共建成39项特高压输电工程,跨省区输电能力超3亿千瓦,累计送电超3万亿千瓦时,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1.8亿吨。
不只是能源央企。“交通强国”战略下,中国建筑参与的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与上述“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遥相呼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下,中交集团、中国中铁、保利集团、中国船舶等央企参与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此外,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六号”接力探索太空,“奋斗者”号、“深地塔科1井”挺进地球深处,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陆续下水等,都体现出央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担当。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在科技领域的具体体现。
这方面2023年度央企也取得突破。新兴际华集团参与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和中国中化参与的“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均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但由于我国医学科技整体能力还有待提升,加之有限的科研资源也大多集中于医院和科研院校,央企在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相对薄弱。过去10年,央企唯一没有参与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通用项目就来自医学领域。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通用项目中,央企未参与的3个项目有2个也与医学相关。
不过,央企在医学领域并非毫无建树。华润集团参与的“中药材生态种植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构建及示范应用”项目和国药集团参与的“全球首创手足口病EV71疫苗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正加大医学科技领域的布局力度。招商局集团投资的讯飞医疗也参与了上述“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中国国新旗下国风投基金投资的联影医疗,则是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的第一完成单位。
强化攻关
聚力争先突破原始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原始创新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央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我们将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在原始创新上力争取得更大突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表示,下一步,国有企业将强化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建设高能级的研发平台、推进高效率的产业融合、持续营造优质的创新生态。
当前,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解决问题需要对症下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与科技基础、文化传统、工业及经济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科研领域的原始创新除了需要国家政策指导,还需要宽泛的环境和充足的经费,以及对原始创新成果加大保护力度。此外,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科研机构与企业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加大研发投入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3万亿元,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但从投入强度看,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65%,仅处在全球第12位;从投入结构来看,基础研究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比重仅6.77%,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从投入主体来看,高等学校和政府属研究机构2023年对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2%和31.6%,企业力量相对薄弱。
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央企根据不同行业情况,从国家、企业、社会等多方着眼,完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航天科技除国家专项投入外,通过年度自主研发专项投入、引导所属院所自主投入等方式,实现多元化投入。此外,该公司还借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高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与其建立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航天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等,推动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基础研究。
中国船舶旗下“科改企业”凌久微瞄准芯片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成为唯一实现国产通用GPU(图形处理器)芯片量产的央企子公司。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凌久微引入了中信建投、国投创合等战略投资者,首轮获得融资金额1.7亿元,有效保障了公司GPU核心产品的研发需要。
南方电网旗下南网科技实行“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的考核机制,鼓励加大研发投入。该公司采用基于利润贡献的绩效考核方式,对公司各产品(项目)实施全收入和全成本独立核算,计算虚拟利润;把各事业部、经营型项目团队的研发成本全部纳入公司的公共成本进行公摊,使得研发投入越多的事业部或团队相当于增加了利润,以此激励各事业部和团队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自主创新热情。
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基础上,不同央企从自身条件出发,探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从历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情况来看,少数央企基本具备了独立完成一项特等奖或一等奖项目的能力。其中,中核集团是在原核工业部基础上组建,“三桶油”则是按照国际通用的一体化原则重组而成,公司内部就已拥有从研发到生产的完备体系且各板块均拥有良好基础。
这些央企有责任在原始创新方面做出表率。近年来,中核集团成立原创技术策源地领导小组,并印发先进核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工作方案、核工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等纲领性文件。该公司旗下核动力院建院于1965年,凭借雄厚的技术积累,曾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等多项“新中国第一”及近年的“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等科技成果立下汗马功劳。为全面加强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核动力院于近期组建基础研究部,承接核反应堆技术、先进核能技术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实体化运行要求,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中国海油也坚持长期主义,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该公司明确将旗下研究总院定位为预算单位。“研究总院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油气增储上产的基础研究上。我们只要把集团勘探开发和技术服务板块兄弟单位提供的科研经费用好,而不是只考虑挣钱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安下心来埋头搞科研。”中海油研究总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米立军说。
然而,大多数央企在原始创新方面面临着一道中国式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仿效苏联建立起条块分割、生产与研发分离的工业管理体制。这一历史因素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科技创新。例如,钢铁行业的中国钢研、有色金属行业的中国有研均为科研院所转制的独立央企,也是各自领域唯一入选2023年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的企业,但它们并不直接从事大规模钢铁、冶金生产。更多领域的科研资源则富集于央企序列之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因此,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不失为推进原始创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全球首座投入商业运行的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提供了一个以创新联合体推动原始创新的成功案例。200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和时任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吴宗鑫带领团队建成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高温气冷堆是一种被业界看好的第四代反应堆堆型。有志于入局核电领域的中国华能积极寻求与清华大学的合作。2006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延旭介绍,中国华能联合设备制造企业,成功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其中创新型设备660余台套,设备国产化率达93.4%。同时,中国华能联合上下游企业首创陶瓷堆内构件榫卯结构精确安装技术等5大特有建安关键技术,携手清华大学研发了大体积双模块反应堆回路强度密封及升温技术等6大关键核心技术,同步开发了高温气冷堆运行可靠性关键设备保障技术等保障性技术。
2023年12月6日,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国务院国资委重视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2019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分3批组建了24个由央企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涉及工业软件、工业母机、算力网络、新能源、先进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领域。第一、二批组建的7个联合体中,60余家中央企业带动了近300家高校院所、地方国企、民企参与,7000余名科研人员投身攻关,共同推进700多个合作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宋保维认为,与过去量大面广、自发的高校科技人员与企业合作相比,有组织的校企合作可以组建跨学科跨领域攻坚团队,针对行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问题,解决行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升企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高校要以企业为主导,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推动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与企业的协作机制,鼓励建立多形式合作关系,联合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不过,并非所有行业都适合或需要以新型举国体制的形式来驱动科技创新。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将国内产业分为追赶型、领先型、转进型、新兴型和战略型5类。他认为,其中战略型产业往往研发周期特别长、资金投入特别大,但因为关系国家安全,不具有比较优势也要迎难而上。对这类型的产业可以利用新型举国体制,由领军企业做龙头,组合国内的科研力量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配套力量,在国家支持之下取得突破。
在强调原始创新的同时,追赶型创新也值得关注。
“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会是原始创新型突破性创新和重在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追赶型突破性创新并举,同时重要原始创新型突破性创新会越来越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原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小洪说。
中国移动重视将原始创新与追赶型创新同步推进。一方面,该公司牵头完成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主导形成了全球统一的5G国际标准,促进我国力推的中频段成为全球5G系统的主流,中国移动成为少数向海外收取专利费的央企之一。另一方面,该公司强化“卡脖子”领域集中攻坚,研发我国首款商用可重构射频收发芯片“破风8676”,推出自主可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OneOS,有力提升了我国在“操”“芯”领域的产业韧性和话语权。
优化布局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成果只有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不同产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央企纷纷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适宜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国家能源集团作为能源产业链下游企业,坚持“你攻我用、为我所用”的原则,向上游制造企业主动开放应用场景,依托重大项目拓宽成果应用通道,积极应用国家部委推荐目录技术产品,发挥科技创新出题人、科技成果应用者作用。
在千万吨级绿色智能矿区、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和新一代低碳煤制油气战略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安排专项资金近80亿元,布局重大成果应用专项,推广应用400多项国产化技术装备,带动2000余家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该公司联合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科工等开展超大采高综采、薄煤层无人化智能开采、电动重卡、无人驾驶重卡等首台套应用,实现常态化运行;鄂尔多斯煤炭直接液化、宁夏煤业煤炭间接液化、包头煤制烯烃等重大工程承接了多项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研制及首台套示范应用,带动中国煤制油煤化工技术整体跃居国际前沿;推广使用风电、光伏等先进新能源装备,实现新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国家能源集团在带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同时,其全球最大煤炭生产公司、全球最大火力发电公司、全球最大风力发电公司、全球最大煤制油煤化工公司的地位也得到巩固。
中国信科作为通信产业链中的上游供应商,将市场需求摆在科技成果转化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创新方向确定上,该公司要求科研团队必须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各行业对信息科技的需求和痛点,以此为基础确定研发方向和产品开发策略;在项目立项上,将客户需求作为项目立项和产品规划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项目评价上,侧重市场牵引及产业能力,“基于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理念成为广大研发人员的行为准则。
通信行业是一个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行业。中国信科重视国际标准制定和知识产权运营,缩短成果转化路径。中国信科通过开展系统性国际标准布局,提高标准影响力和产业控制力,如该公司首创的蜂窝车联网(C-V2X)技术路线在与美国主导的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竞争中胜出,成为全球车联网和智联网联唯一的国际标准。同时,中国信科探索出专利运营这条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的捷径,如该公司与全球头部国际手机厂商和一家美国互联网厂商达成多项许可协议,累计实现专利许可运营收益超10亿元。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除了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还要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
央企70%的资产集中在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为央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钢铁央企近年的变化折射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向。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的车间里一片黑暗。在这里,24小时在岗的机器人“宝罗”们把工人从3D岗位(脏Dirty、累Difficult、险Dangerous)解放出来:无人行车可穿越黑暗,通过自动抓卷、放卷、码卷、倒卷等,将每个钢卷精准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打磨机器人智能识别、自动翻面,让打磨作业快、准、稳;具备4合1功能的巡检机器人每天巡检2次,每次3—4小时,可完成700多个检测项目……2020年,宝山基地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灯塔工厂”,在国内钢铁行业拔得头筹。
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以“三重智慧”打造未来钢铁。除智慧制造外,该公司还布局智慧服务,打造钢铁交易、物流、工业品采购、金融、设备远程运维等一批产业生态数字化平台;发力智慧治理,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重塑管控体系,如宝钢股份营销中心实现对4000万吨级制造基地的一体化智能排产,年效益超亿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3年全球首条纯氢冶金示范线
中国钢研则将目光投向钢铁行业的绿色化转型。在我国,钢铁行业是仅次于能源行业的碳排放第二大行业,用“氢冶金”取代传统的“碳冶金”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8月14日,中国钢研“万吨级纯氢冶金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会。该公司自主研发和建设的全球首条5万吨级纯氢竖炉,首次开发纯氢还原系统工艺技术,实现氢直接还原铁常态金属化率96%-99%,经一次熔分可以实现3N级高纯铁。纯氢冶金技术的成功开发,打通了绿氢在氢冶金领域的应用通道,补齐了“绿电→绿色冶金→高端制造”全流程最重要一环。
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时,国务院国资委和央企也加快培育壮大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先后启动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当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了10万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完成投资1.4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占总投资规模的近40%。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梯次培育量子科技、核聚变、生物制造、6G等未来产业,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
从近年来央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情况来看,央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与产业链上各类所有制企业形成合力。
以新能源行业为例,央企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环节为重点进行布局,与地方国企、民企等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国引领全球发展。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央企凭借较强的综合实力,成为下游开发端的主力军。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的新能源装机量先后突破1亿千瓦,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中国三峡集团、中广核等央企也在大举建设之中。
目前,新能源主要指风电和光伏发电。风电产业链中游的整机制造端,东方电气、中国中车集团、中国船舶所属中船海装、国家能源集团所属联合动力等央企进入2023年中国前十大风机制造商名单,虽未能入围前三甲,但在大兆瓦风机等高技术领域领跑全球。风电产业链上游的关键零部件环节,中国建材旗下中材叶片凭借新材料方面的技术实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风电叶片企业,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中国中车集团等央企在发电机领域基础雄厚。
光伏上游制造企业虽以民企为主,但电力央企作为下游开发商提供广大的国内市场,为其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拓展了战略纵深。此外,中国化学工程布局光伏产业链最前端、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纯晶硅生产技术研发,突破“卡脖子”技术,大幅降低了光伏制造成本,如今该公司已成长为此领域的国际领军者。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坐全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第一大国之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新能源的装机规模达到12.5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中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承诺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央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既注意从主业出发孵化相关产业,也重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的作用。
以生物制造为例,近年来不同央企以不同形式涌入这一新领域。
一些央企从主业出发布局生物制造,如中粮集团、保利集团旗下中国食品院等立足食品工业,希望通过生物制造技术,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及实现“人造肉”替代,助力保障粮食安全;中国石化、通用技术集团等立足材料行业,希望通过生物制造技术,以低碳环保的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的石油基材料,助力保障能源安全;华润集团、国药集团等立足医药行业,希望通过生物制造技术,壮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
一些央企则以生物制造为重点寻求投资机会,如招商局集团投资凯赛生物,后者从事生物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全球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主导供应商;国投集团投资慕恩生物,后者主攻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领域。
央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还重视利用央企全国布局的优势,发挥各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华润集团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该公司通过成立联合研究院、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与香港多所大学合作,落地多个联合研发项目;牵头组建“支持香港建设创科中心协同平台”,发起深港知识产权运营联盟,打造在港科创孵化平台“润维创坊”;在河套深圳园区挂牌成立华润生命健康研究院,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建华润—南科大生命健康研究院,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聚焦前沿生物技术的联合研究平台。
中粮集团通过“全国一盘棋”来推动科技创新。位于北京的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集聚了该公司最重要的研发力量;“科改企业”中粮崇左糖业位于甘蔗资源丰富的“中国糖都”广西崇左,其自身在传统制糖工业领域具有较好的技术和设备基础。2021年起,双方合作并联合中国药科大学、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单位,开展注射级药用蔗糖的研发,向生物医药领域跨界。2023年,中粮崇左糖业获得中国第一个注射级蔗糖发明专利,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其研发的注射级药用蔗糖还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备案登记。目前,该公司国内首条注射级蔗糖生产示范线正在建设中。
深化改革
以人为本激活创新动力
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阶段,美军和苏军都攻入了德国本土,开始对德国资源进行争夺。其中美国抢先把大批德国科学家运送到美国,如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等。正是这批被抢运到美国的德裔科学家,为战后美国科技领先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广大央企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深刻领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以人为本激活创新动力。
央企研发人员占全国1/5、两院院士占1/7,但也面临战略性顶尖人才偏少等问题。央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将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医药行业是一个中国仍处于追赶阶段的领域。国药集团旗下国药医工总院加大关键技术人才引进力度。该公司制定关键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按照“突出重点、按需引进、重在使用、特事特办”的原则,合理确定关键人才薪酬水平,建立以知识价值、重大成果产出、业绩贡献为导向的关键人才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同时,该公司围绕关键人才学术特长,配套组建系统合成生物学平台和生物大分子平台,提供先进的实验室硬件条件,赋予其科研安排、人才引进、团队管理、经费使用、技术路线决策等高度自主权。
量子科技是一个全球各国都在加快布局的未来产业。作为量子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国电信旗下中电信量子集团建立“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骨干工程师”高水平人才梯队,通过“双跨双聘”引进中国科学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相关负责人担任首席科学家、技术总师;聘请领军人才担任战略执行高级顾问。中国电信还设立专门的人才发展处,统筹专业人才管理和服务的顶层制度设计,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和服务等职能。
在人才引进的同时,央企还以人才激励为重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激励主要体现在经济激励、荣誉激励、成长激励、环境激励4个方面。
一些央企重视强化经济激励,提升“获得感”。
“科改示范行动”实施以来,相关企业将强化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作为改革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
国家电网在工资总额分配上向科研单位倾斜,单列科技创新专项工资。该公司旗下国网智研院完善宽带岗级工资体系,实现员工收入与考核评价强关联,2023年科研人员人均薪酬增幅达10%以上,同级收入差距最高达4.1倍,200余人因科研贡献获得直接经济激励,激励比例达35%。
中国电子旗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成都华微逐步探索更多路径的中长期激励措施。该公司采取类似中长期激励管理机制中的“创新项目跟投”管理模式及与员工“风险共担、利益有限共享”的原则,试行以员工绩效计提方式作为员工跟投的虚拟出资方式。该公司通过全面加强立项成本的精准核算,保障各方投入与分配的公平性与准确性,以期实现规范长效的利益共享机制。
一些央企重视强化荣誉激励,提升“幸福感”。
荣誉激励是一个上自国家、下至企业的综合性体系。国家层面,近年来,在央企科技人员中,孙家栋、黄旭华等获得“共和国勋章”,陆元九等获得“七一勋章”,叶培建、王小谟等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王启民等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历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闵恩泽、孙家栋、王小谟、于敏、黄旭华、顾诵芬等央企科技人员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来自央企的29人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20个团队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电科新能源汽车用碳化硅MOSFET元器件出货量突破2000万只
中国电科将国家荣誉激励与公司荣誉激励紧密结合。“中国预警机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和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张修社、蔡树军2人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化合物芯片技术团队、海康威视创新团队2个团队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中国电科从企业层面为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颁发科学技术功勋奖。同时,该公司大力表彰优秀科技成果和人才,编印《征途漫漫奋斗者》系列丛书,讲好“电科人”科技报国的感人故事,勉励全系统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
一些央企重视强化成长激励,提升“成就感”。
兵器工业集团建立“5+N”职业发展体系,即“两院院士—中国兵器战略科学家—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中国兵器科技带头人—中国兵器青年科技带头人”+子集团和直管单位级科技带头人的岗位序列,深化实施“长师分设”,畅通人才发展职业通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该公司一方面重视与高校合作,如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兵器定向生连续招生20届,在联合培养中将企业培养环节前移;另一方面,坚持“人才+工程”“人才+项目”,为青年人才选配优秀导师,在项目策划论证阶段同步部署人才培养,实现项目攻关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中国有研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摆在突出位置。该公司基于集团技术领域分支图分析梳理青年科技人才地图,构建“青年职业发展规划、青科班培养和青年基金课题支持”的联动机制。通过青年职业发展规划,中国有研掌握了一批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并结合人才地图匹配资源,推动其从高潜质人才向高绩效人才的成长;“青年科技人才培训班”瞄准集团重点领域,突出优中选优,每年选拔40名左右的优秀青年进行重点培养;“青年基金”已有37年历史,面向入职5年内3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已累计资助600余人开展青年创新创效,基金获得者的职称和岗级晋升周期平均缩短20%。
一些央企重视强化环境激励,提升“归属感”。
中国石化石科院建立“为科研人员减负”的长效机制。该公司将“为科研人员减负”纳入日常监督、党委巡察及年度支部考核。具体措施上,首先,为科研骨干配置专业助手,如选拔表现突出的劳务外包人员担任科研助理,全面承担繁琐的事务性工作;组建专利代理师队伍,为每个研究室均配置1名归口负责的专利代理师。其次,优化流程管理,如将193个制度、流程、应急预案精简至112个;建立科研管理数据集成平台,实现“信息只填一次”;推动16项非标科研装备改造业务一体化服务,全面推行物资供应过程文件信息化。再次,多措并举实现精文减会,如出台每周“无会日”管理办法、科研人员不列席接待性会议等。在减负的同时,该公司还探索提高设备维修审批权限,给予研究室更大的资源调动权;为科研人员提供免费加班餐、临时员工宿舍等服务,优化科研环境。
在夯实人才基石之上,央企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中国电气装备以战略性重组为契机,重塑科技创新体系。重组前,相关主体大多参与了“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和“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2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项目。重组后,中国电气装备强化顶层设计,规划构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引领、产业研发中心为主体、基层技术部门为支撑”的三级研发体系。同时,该公司完善跨单位集成研发模式,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通用技术集团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统筹推进工业母机产业发展。该公司重组并购了大连机床、沈阳机床、昆明机床等企业,这些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曾位列机床行业“十八罗汉”。通过改革,这批企业走出了长期严重亏损的困境。通用技术集团进而整合研发资源,构建了强化专业分工的研发体系,其中机床工程研究院总院负责基础共性技术、总体设计及战略产品研发,8家地方研究分院负责专业化产品开发,8家企业技术中心负责制造工艺研究。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辅相成。
“客观地说,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攻克所有的科学难题,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宣称掌握所有的前沿技术。所以,开放度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变量。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深刻认识到继续保持开放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说。
大型邮轮是一种汇聚全球造船业技术力量的高端装备。2024年1月1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中国船舶实施国产大型邮轮工程,加强与国外邮轮设计建造巨头合作,历经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攻克了重量控制、振动噪声和安全返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这艘零部件超过2000万个的大型邮轮,背后有数十家参研单位、国内外数百家一级供应商和上千家二级供应商。中国船舶牵头,初步构建了研发设计、总装建造、核心配套、自主运营产业链。中国船舶也于近年全面攻克航空母舰、大型邮轮、大型LNG运输船“三大明珠”。
可控核聚变则是一种凝聚了全人类梦想的未来能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被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中核集团代表中国积极参与其中,在高质量完成我国承接的涉核部件研制的同时,通过国际竞标成为当前ITER项目主机安装的唯一承包商。2023年12月14日,中核集团旗下西物院与ITER总部签署协议,宣布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中国集智攻关。2024年首轮国际联合实验,就吸引了包括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日本京都大学等全球17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
以聚变为引擎,央企科技创新加速驶向未来。
———— /END/ ————
策划 | 郭大鹏 刘青山 原诗萌
执行记者|粟灵
责任编辑 | 苑洪涛
执行主编 | 刘海草 张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