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大贫困生高调炫富被举报”的新闻引发热议,也令人震惊和痛心。
一、
该校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一名拿着贫困助学金的学生方某,在朋友圈晒出多张国内外旅游照,一年内从国内到国外,足迹遍布20多个地方,引发广大网友强烈不满。
虽然方某辩称其旅游的费用来源于勤工助学和奖学金,并非挥霍贫困助学金,校方也证明确实如此。
方某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也证实了,方某父亲负债几百万,母亲在鞋厂打工,家里还有个8岁的弟弟。方某当初申请贫困助学金是符合标准的。
但根据方某的收支账单分析,他的那些勤工助学和奖学金的收入,在扣除学费生活费等开销后,根本无法支撑如此高频的出游。
种种迹象表明,方某不是真穷,而是没有良心。
如果说他当初申请贫困生资助时,家里确实遭遇了困难,父母支付他的学费生活费很吃力,那也是情有可原。
但后来他都能有闲钱四处旅游了,足以证明家里的财务危机已经过去了,那就应该主动向学校提出取消受助资格,让真正的贫困学生去享受这笔资助。
而不是等同学揭露了他的炫富行为,还各种狡辩自己没有挥霍助学金。
这哪里是有没有挥霍助学金的问题!
这是抢占了国家关爱贫困生的政策资源,享受到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利好,却不以为然、漫不经心,甚至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亏心事,还大大方方地晒。
没有一点低调做人的谦逊态度,没有一丝一毫体恤他人的悲悯情怀。
不悔改、不道歉、拒不认错,坚决不说自己一点点的不是。
这就是典型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言行举止毫不掩饰地暴露了思想深处的自私自利、无视规则。
这样的孩子,就算考上了浙大,就算成绩优秀到能在浙大拿奖学金,又能指望他将来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呢?
身为985名校大学生,却正大光明、恬不知耻地干着这等龌龊的事情,真真是教育的悲哀!时代的悲哀!
二、
我想起了大概20年前,我上大一,那时候贫困学生一年可以申请助学金2千元,差不多是10个月的生活费。
申请贫困助学金都是学生自己写申请,学校审批后,会把钱直接打到贫困学生的银行账户里。
流程不复杂,钱发下来也很快。班主任为了确保公开通明,会把拿到补助金的贫困学生的名单告诉同学们。
班里有个武汉本地的女生A,长得很漂亮,穿着打扮也很洋气,冬天竟然还穿了一件价值近千元的羽绒服。
在那个年代,学生能穿这么贵的衣服,那是相当有钱了。
可她也在贫困生名单里。
同学们对女生A各种讽刺的话满天飞,女生A不回应不解释也不对抗,大二的时候主动退出了贫困助学金申请。
班主任这时候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大二提交贫困助学金申请的同学,必须在班会上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家里具体的贫困情况。
然后,寝室里性格刚烈的女生B主动退出了,她嘟囔着,这不是践踏自尊,往人伤口上撒盐吗?这钱不要也罢。
很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被同学冷嘲热讽的假冒贫困生A,已经彻底和大学同学断联。
她如今在哪里,结婚否,当妈否,过得好不好,没有一个同学知道。
而性格刚烈的女生B,大学期间靠着勤工俭学和经常向外投稿,赚够了自己的生活费,毕业后通过努力工作,很快还清了助学贷款。
她找了个同样肯吃苦求上进的研究生老公,俩人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白手起家,在武汉买了两套房、一辆车,生了两个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三、
之所以回忆起这段往事,是对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表示不理解甚至愤懑。
穷不丢脸,不穷却装穷,抢占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资源,这就很丢脸,也很可耻!
倘若不以为耻还反以为荣,诡辩成性,自私虚荣,无视大众的审判,没有一点悔改之心、廉耻之心,那就非常非常可悲非常非常危险了!
倘若当代大学生都以赚了钱就要及时行乐为追求目标,不勤俭,不回馈家庭,不为社会作贡献,没有悲悯之心,没有助人为乐、普度众生的情怀,一切向分数看,一切向钱看,一切向享乐主义看,那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将来的发展,就很难了。
四、
其实,要说穷,谁能穷过考上清华大学的庞众望呢?
出身农村,母亲瘫痪在床,父亲精神失常,他自己还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
可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的“寒门贵子”,当年以744的高分考上了清华大学,考上大学后却拒绝任何资助,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一直读到清华博士。
庞众望这样的大学生,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才是值得社会追捧和学习的人。
五、
希望这次浙大方某事件,让高校在贫困生的认定上,更严格审核,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特困申请等,深入核实其真实性。
别让别有用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通过隐瞒收入、夸大困难等方式骗取资助。
这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公平公正原则的践踏,也违背了助学工作的初衷。
同时,也希望学校和家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从小就要教育他们谦逊悲悯、善良阳光,戒掉贪欲,习得无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千万不要为分数论,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们身心灵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