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早勤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书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7 12:03:01   浏览次数:89  发布人:9d8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今天我们从一个沉重的话题说起,上周,11月24日,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叶嘉莹先生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先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也被称为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要是把她一生的头衔、荣誉、贡献都列出来,还可以写很多很多。打个比方,假如把中国古诗词比作一个密码本,里面隐藏着大量古人的智慧、境遇,还有他们面对逆境的方式。你要想把它们提取出来,需要一套解码软件。而这套解

    今天我们从一个沉重的话题说起,上周,11月24日,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叶嘉莹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先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也被称为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要是把她一生的头衔、荣誉、贡献都列出来,还可以写很多很多。

    打个比方,假如把中国古诗词比作一个密码本,里面隐藏着大量古人的智慧、境遇,还有他们面对逆境的方式。你要想把它们提取出来,需要一套解码软件。而这套解码软件最重要的编写者之一,就是叶嘉莹。或者说,假如在中国古诗词和现代人之间需要搭起一座桥梁,那么叶嘉莹就是这座桥梁最重要的设计者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建造者之一。

    席慕蓉描述叶嘉莹讲诗词,是这么说的,当她介绍李白的时候,李白就很骄傲地出来了;当她介绍杜甫老年的诗歌的时候,杜甫就真的老了。老师一开始讲辛弃疾,我们所有在场的人都觉得有一种雄浑的气势逼人而来,好像就是辛弃疾的本尊来了。

    其实,今天很多人致敬叶嘉莹,远远不止是因为她的学术成就,更在于老人家为咱们这代人留下了一套特别珍贵的人格模板。读完叶嘉莹的故事你会发现,原来一个人的人生图景,可以广阔到这种程度,居然能包容下那么多的困境与苦难,原来人生在世这一口真气,可以如此的厚实绵长。

    今天,我们就讲讲叶嘉莹先生的故事,也希望你听完之后,能从中获得一些力量。

    我们先从一个问题说起,人为什么要读诗?是为了变得高雅?是为了感受诗词中的美?都不全对。关于这个问题,叶嘉莹曾经引用过古人的说法。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叶嘉莹说,假如你学了诗,内心之中就对于人类、世界、万物有一种关怀。看到草木的生发就欣喜,看到草木的零落就悲哀,是诗的感发使人与人之间有了沟通和交流,也使人对万物有了兴发感动的关怀。诗可以使人心不死。

    在自传《沧海波澄》中,叶嘉莹还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国古代那些伟大的诗人,他们的理想、志意、持守、道德时常感动着我。尤其当一个人处在一个充满战争、邪恶、自私和污秽的世道之中的时候。你从陶渊明、李杜、苏辛的诗词中看到他们有那样光明俊伟的人格与修养,你就不会丧失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我虽然生平经历了离乱和苦难,但个人的遭遇是微不足道的,而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表现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志意,是黑暗尘世中的一点光明。我希望能把这一点光明代代不绝地传下去。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假如让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未来的1000年,甚至5000年以后。给他个机会可以带走一些东西,请问,他应该带走什么。带走技术?技术到时早就过时了。带走钱?今天的钱到时得贬值到什么程度?由叶嘉莹先生的观点延伸出去,你能看到一个很特别的答案。也许我们应该带走的是,诗。

    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古诗词里面,几乎有着无穷无尽的人生支点。也就是,你的每一个情绪、每一个状态,都能在诗里面找到共鸣,找到出口,找到解决方案。

    壮志未酬的时候,有辛弃疾的那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孤独落寞的时候,有杜甫的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怀才不遇的时候,有李白的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思念爱人的时候,有李商隐的那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秋天叶落的时候,有屈原的那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春天花开的时候,有朱熹的那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等,这张清单几乎可以无限地列下去。换句话说,读诗远远不止是品读词句,而是为人生的境遇找一个支撑。你总能发现,居然有人跟你有过一样的境遇,而他是用这样的心态面对的。

    借用叶嘉莹先生的话说,诗歌的第一个作用就是给人感动。也就是古人说的,诗,可以兴。比如,辛弃疾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说的是万物都与我有共同的生命,你既然被大自然感动,那么人间的事物当然更会使你感动。杜甫的诗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写的是国家的兴衰成败给你的感动。在中国文化之传统中,诗歌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诗歌可以从作者到读者之间,不断传达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

    那么,叶嘉莹先生的这种诗词观是怎么形成的呢?除了她独特的学术造诣之外,也跟她的人生经历有关。

    叶嘉莹经常引用王国维的一句话,叫,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话。你大概可以理解成,造就一个词人的过程就跟西天取经差不多,你必须得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李煜要是没有经历过从皇帝到家破亡国的磨难,也写不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

    咱们再看叶嘉莹的经历,她曾经有两句诗形容自己,是这么说的,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说的是她在风雨中度过的前半生。

    叶嘉莹1924年7月2日出生在北京,是满族人,原本的姓氏是叶赫那拉。因为那一年的7月2日是农历六月初一,六月被称为荷月,因此叶嘉莹的小名就叫小荷。

    叶嘉莹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军阀混战的年代。卢沟桥事变那年,叶嘉莹13岁,上初中。她的父亲一直跟随国民政府在后方,而叶嘉莹和母亲只能生活在沦陷区。1941年,叶嘉莹考上辅仁大学女校,位置就在今天的恭王府。本来考上大学是个好事,但是不幸的是,叶嘉莹的母亲在这一年去世。叶嘉莹后来回忆说,她觉得自己有一种坚韧的性格,支撑她在生离死别、悲苦患难中坚持到现在。

    1944年,20岁的叶嘉莹写了一首《冬日杂诗》,开头两句是,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说的是北京的冬天,坐在屋子里就能听到凛冽的风声,是狂风撼大城。而后面的两句是,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说的是房间里还有一团炉火,桌上还有一盏灯。你可以感受一下这个心境,风声再大,微弱的烛火也没有灭。

    在辅仁大学读书期间,叶嘉莹也遇到了对她学术生涯影响最大的人,著名诗人、学者顾随。叶嘉莹也被看成是顾随的学术传人。顾随曾经在给叶嘉莹的信里说,你听我的课最多,心得和进步最大。但是,假如我有什么可以传授的,你不要做孔门弟子里唯唯诺诺的曾参,你要去做禅宗六祖慧能门下的马祖,超过我,用西方的学术贯通中国的诗歌研究。

    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1948年,叶嘉莹结婚,丈夫赵钟荪是叶嘉莹中学英文老师的堂弟。据说赵钟荪是从英文老师那看到叶嘉莹的照片,一见钟情,开始到处打听叶嘉莹,然后软磨硬泡。两个人是1948年3月在南京结婚的。同一年冬天,叶嘉莹跟随丈夫去了台湾。1949年生下大女儿,而这一年冬天,叶嘉莹的丈夫就因为政治原因被当时台湾当局的人带走。叶嘉莹和襁褓中的女儿也一度被关押。叶嘉莹后来自己回忆说,我先生被关,我带着吃奶的孩子也被关,连个瓦片的遮蔽都没有。

    当时叶嘉莹还写了一首诗,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后来丈夫出狱后,对家里完全不闻不问。其间叶嘉莹找了一个在中学教书的工作。借用叶嘉莹自己的话说,她天生就是吃教书饭的,但凡她讲过课的学校,都希望她能一直留下。后来慢慢地,叶嘉莹开始在台湾的几所大学里任教。20世纪60年代,叶嘉莹开始到美国讲学,后来担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4年,叶嘉莹才终于回到中国。而就在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大女婿,因为车祸去世,在经历年少的乱世丧母,中年的颠沛流离之后,52岁的叶嘉莹又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1978年,叶嘉莹正式申请回国教书,而且不要任何费用,自己负担全部花销。这一教就是40多年。其间,她把自己的北京、天津的房产出售,加上自己的存款一共3500多万元,全部捐给了南开大学。

    说到这,请你再看看这句,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是不是有了更深的感受?

    但叶嘉莹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她在这个百凶之后做出的选择,也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做古诗词的研究与教育。

    叶嘉莹自己说过,假如说女人是花,那我很早就凋零了。但在2001年,叶嘉莹又写过一首《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里面有两句是,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据说这是叶嘉莹曾经在一份考古的报刊上看到过一篇报道,说在古墓中发掘出来的莲子,经过培养居然可以再次发芽开花。我的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最后,就用叶嘉莹先生的一首诗,作为今天的结尾吧。

    2007年6月,83岁生日之前,叶嘉莹写了两首诗,“连日愁烦以诗自解,口占绝句二首”。在《绝句二首》中的第二首诗里,叶嘉莹说,自己就像一条吐丝的蚕,希望学生和所有热爱古诗词的年轻人,能够像织女一样,把她吐出的丝,织成美丽的云锦。而织女也叫天孙,于是,就有了这么一首诗。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9d8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z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