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基层干部们真是被“排名”这两个字压得喘不过气来,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呢?
比如,社区新闻宣传要看投稿数量的排名,招商引资要比拼项目和金额的多少,运营政务新媒体还得考核阅读量、点赞量和新增粉丝数。
一旦哪个指标没跟上,就得面临领导的约谈,上台发言做检讨,说自己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标准不够高、落实不力等各种问题,然后表决心说要改进。
领导们因为被上级批评了,心情不好,回来就开大会发泄情绪,拍桌子说狠话,甚至威胁达不到目标就别干了。
以前的任务其实挺简单的,只要基层完成了就算合格。
目标明确,结果也确定,大家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但自从搞了排名之后,一切都变了味。
大家都在拼命卷自己,谁都想上台戴红花,不想吊车尾。 基层干部们被“内卷”二字压得透不过气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明明上级定的目标是100个任务,但各单位为了不落后,纷纷加码,甲单位定下110个目标,乙单位更是定下120个。
这样每个单位都在拼命超额完成任务,否则就会被视为落后。上级乐于见到这种情况,但问题是总有落后者。
最终,所有单位都在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地卷自己。做事的干部变得消极,为了避免吊车尾情况的发生,单位领导将压力传导给下面,要求所有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争取得分上。
基层干部每天面临着巨大的考核压力,再加上任务重、时间紧,长时间处于这种工作氛围下,会出现无力感和疲惫感。
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次让领导满意了,下一次不一定能继续让领导满意。这次排名靠前了,落后的单位肯定会千方百计奋起直追,搞不好下次就被赶超了。
这次排名靠后,大家拼了命地提高指标,终于拿到了个好名次。领导却只要求保持冲刺状态,完成全年任务。
每个月都是高强度动员,迟早会透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无法持续高效工作。结果,认真做事的干部变得“假积极”或者找机会逃离原来的岗位,不想承担太多责任。
其实上级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不能什么事都搞排名,工作考核要以达标为主,而不是比谁完成得多。服务群众才是工作的中心,不能把回应上级考核当成出发点。
就像现在的小学不再考试排名一样,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质。成绩排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让教育的本质偏离,不仅家长和学生陷入“争名夺利”,老师也不能避免。
不搞考核排名,让基层工作回归服务群众的本质,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