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有两片海滩,一片是在村子正前方,从我虾池阿婶育苗场往西北到石尪,我们叫它门兜海,也叫前海;另一片是从石尪经老大伯公庙绕着被我们称作羊脖子的小山岭到龙口村大水沟出海口,我们称它为后埭。
门兜海的沙滩很缓,白中透黄的沙子细腻干净,穿着鞋踩着,鞋子里很快就装满了沙子,你不得不脱掉鞋子,光着脚丫。踩在潮湿的沙滩上,留下的一串脚印马上被柔软的海浪覆盖,逐渐变浅,最后又回到了光滑的样子。小沙马(沙蟹)快速地在潮湿的沙滩上横着跑,看到有人走过来,又躲进小洞里了,洞口周围堆满了它们挖出来的小沙团。
农历五月份是收海带的季节,沙滩上都是忙碌的人们。早上一艘艘渔船载满着黄褐色的海带回来,砰砰砰作响的的发动机吹响了收获的号角。船一到浅水区,发动机就要熄火,船上的几个人跳下来推着船靠近一点沙滩,固定好船锚。一声令下,沙滩上的妇女们往船那靠,抓起海带绳的两端,借助海水的力量,快速地把海带扯上沙滩,沙滩上的孩子就开始帮忙摊晒。一上午忙碌几次,中午听着收音机休息一会,午间要翻晒几次,太阳下山前要将海带收起来,垒成堆,每垒一层都要撒上干细沙,最后用编制的稻草盖住。绳子上的海带在拉扯中难免会脱落一些,我们会利用课间或放学时间到海边捡海带,最后晒干找我二叔寄卖,卖得的钱贴补学费。
沙滩下去就是滩涂,滩涂是粘土为主,灰黑色。不管潮大潮小,退潮时海水都能退到滩涂往外的石条养蚝区。滩涂上长着海草,海草覆盖着一个个小水洼,泥螺都现身出来满地爬。拥有黄金大左脚的招潮蟹往洞口不断地吐着泥团,闻到小水洼上的鱼腥味,立马横跑过去抢夺起来了。弹涂鱼像是长着会弹跳的腿,看样子极像小蝌蚪,眼睛长在脑门上,鼓起来像汽车后视镜一样,一蹦一蹦的,很快又和滩涂融为一体,要不是露出两个眼珠,我们根本看不到它们藏在哪里。
涨潮时,人们都会在这里捕鱼苗。捕鱼苗就是在海边沙滩浅水区,一个人在岸上牵着网的一端绳子,另一个人在海里,海水大概没过腰,俩人牵着渔网一起往前走,还不停地拉起绳子摔打,这是为了赶鱼苗进网。最早我父亲在捕鱼苗,我们家的鱼池就是在国昌叔他们虾池的那个位置。后来我姐姐也叫我和她搭档,她走深水区,我在沙滩上或浅滩上。有月光的晚上,网兜里的乌头鱼苗银光闪闪,我们借着月光就把值钱的乌头鱼苗舀起来,不值钱的小白肚鱼苗放掉。随着经济的发展,比捕鱼苗更赚钱的活多了,捕鱼苗也就销声匿迹了。
滩涂里藏着巨大的宝藏,八爪鱼、沙虫、毛蚶、青蟹、虾姑、青鳗都有。父亲如果收摊早的话,又刚好碰到退潮,他也会下海,用鳗鱼钩在滩涂上鳗鱼洞里勾出青鳗、多骨鳗,也经常用挖沙虫专用的铁锹挖沙虫。那时沙虫不值钱,一个大潮水两个小时都能挖六七斤。回到家,用筷子把沙虫从中间往两边捅翻开,洗干净沙子和内脏,晾干。也有的直接开水汆一下就吃了,鲜脆爽口,这种吃法我一直接受不了。我更喜欢的是过年过节时,用火或者用锅盐焗一下沙虫干,让它微微泛黄,剪成小段,煮鸭蛋瘦肉汤。有些小孩半夜经常尿床,煮沙虫干粥,吃几次立马见效。现在沙虫干一斤都要六七百了,做成零食的也有,吃起来都能回味家里的沙虫干和给父亲送饭陷在滩涂里哭泣的时光。
滩涂中有散落的石块,青蟹喜欢在泥泞的滩涂中藏着,它们会在滩涂上留下它们特有的脚印,然后跟随着脚印,直到它消失在淤泥围着的石块边。你仔细观察,石块周围准能看到有细孔排列成弧形,那就是青蟹盖子的形状,不时还露出两只眼睛和触须。再狡猾的螃蟹都逃不过观察入微经验丰富的下海人。
八爪鱼喜欢吸附在有水洼的石块上,这个要翻开石块才能找得到。虾姑一般都在洞里,看到距离不远的两个杯子大的孔,用脚踩其中一个,另一个孔如果会溢出水或泥浆,那你就用力多踩几下,虾姑准承受不住你的打扰从另一个洞口爬出来。
滩涂乱石区域的鱼都不大,属于杂鱼区,有小乌头,小黄翅鱼,小黑鲷鱼,三条纹鱼,石九公鱼,泥猛鱼,小鲈鱼,水尖鱼。村民朝民和茂顺俩人一直在这个区域围网捕鱼。先是每隔几米打根树桩,然后密织的围网沿着木桩布设,围网设置几处网兜,先用小石块压着,把这片乱石滩半包围起来。等到涨潮时,鱼儿洄游进这一片区域,他俩划着小竹排,用钩子把预先压在木桩边上的渔网拉高,高过水面。退潮时,他们就等在几处往网兜那里慢慢收拾。
小鱼也是很聪明的,有些不会自投罗网钻进兜里了,它们会在网兜前面的乱石滩水洼处停留,等待第二次的涨潮逃逸,这也给了我们摸鱼的机会了。看到朝民他们竹排出海我都会做好下海的准备,提着小桶,带着小斗笠,光着脚踩着海水跟着潮水一直往网兜的地方摸鱼前进。
其它鱼还好,一抓一个准,就泥猛鱼最让人胆战心惊的。泥猛喜欢贴着石块,当你手快要触碰到它的时候,它会张开背上和肚子上的毒刺,迎接你的手指。手指一被扎,一阵剧烈的疼痛后,肿胀随即而来。人们都说尿可以解它的毒,可是周边都是女孩子啊,我只能忍着疼痛。看到周围的鱼都在打水花,再怎么疼、肿和麻都不管了。回到家后,到婶婆家前面的水井边冲洗干净,自己动手煮鱼。冷粥热鱼,坐在葡萄藤下,美美享受一番泥猛的鲜甜味,也不在乎那肿胀发黑的手指了。
乱石堆往外是比较整齐的条石养蚝区,条石有的一个个整齐的立着,有的一堆堆靠拢着,靠拢在一起的条石堆往往是藏鱼的好地方。下海拾紫菜、撬蚝仔、捉鱼、捉螃蟹、捡海螺,基本是女人们的事,她们头戴头巾,挽着篮子和小桶,带着小铁钩,穿着胶鞋,每次下海,准能带回满满的一篮子鱼蟹螺。而我八九岁的小男孩,带着篮子和小桶,光着脚,在她们弯腰下海的头巾人群中是一个特例。
村里下海能手不少,我二婶和庆管的妈妈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二婶的大女儿丽华和庆管的妹妹阿娥也继承了上辈的优良基因。每次大退潮时,我总觉得我下海特别早,结果一抬头发现远处是她们四个人的身影,很多条石堆都是被她们翻开过的。我只好加快脚步,快速绕到她们的前头,找好有水洼的石堆,用条石和泥土把石堆围起来,和周边的水洼隔断。把小桶当作戽斗,把石堆的水戽干。另一个小桶装好清澈的海水备着,然后就开始一块块翻开石条,开始找值钱的鱼苗和螃蟹。那时小青斑鱼苗一条十块钱,小鲈鱼苗一条一块五,如果能捉到一两条,这几个礼拜的零花钱就妥妥了。经过实践摸索出来的经验,我找的条石堆的水平也不会很差,到了后来她们也怕我提早下海了。
再往外,就是吊蚝养殖区了,这一片大退潮时,还是没过小腿,平时要到腰部。条石埋在淤泥中,露出一米高,就像均匀打下的石桩。粗大的绳子固定在条石的顶端,按一行一列串起来,绳子端头埋在地下,拉扯得很紧。绳子串好的贝壳先是系成短串挂在粗绳子上,等到蚝仔附生在贝壳上后,再把挂一起的贝壳一串串解开,两端系在不同粗绳上,均匀分布。
冬天里,大退潮的比较少,去收割吊蚝都是急匆匆的。有时赶潮水,早晨四点左右,姐姐会叫我一起,挑着系好的贝壳,提早下海。大人有防水裤穿着不会那么冷,我个子小,只能光着脚挑着一串串的贝壳,晃荡晃荡地踩着水花,牙齿打颤。水越深越不冷,水到我的腰部时,我挑着贝壳走路还是很稳的,到了更深的区域,我感觉我整个人要浮起来。在穿越交错的埋地绳时,我晃晃悠悠,人和担子随时都会一起摔跟头,后背直冒汗。到了自家的吊蚝地,挂上贝壳,赶紧找长得好的蚝仔,用刀割下两端的绳子,扎好用扁担串着,就踩着水花回家了。越往回走越冷,到家都七八点了,喝一碗热粥,过一阵子才能缓过来。
吊蚝养殖区外就是海带紫菜养殖区了,这些需要靠船的。所有的船只都要经过石尪那片空旷的滩涂,那是进出大通道。那里除了泥螺就是弹涂鱼了,我们比较少去那里。石尪是几块天然的大石头,矗立在老大伯公庙左前方,就像一位老人站在潮头时刻守候着满载而归的村民们。
后来石尪跟随着村民一起搬迁到新港城,矗立在我们村的真武庙前,给村民们留下一丝丝的念想,而我下海时在手指上、手背上、脚踝上、膝盖上留下的伤疤也是伴着我北上南下的。是啊,那些在你身上烙下的印记你是抹不掉的。
欢迎大家关注“熟人俗事”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