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早勤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task2.2:货币金融学基础概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20 11:12:47   浏览次数:1  发布人:78a3****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1.货币货币是在付款或还债等经济活动中普遍接受的物品货币的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储藏货币的计量: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货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信用卡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CDs等从M0 -> M3,变现能力越来越差。M1是狭义货币,M2是广义货币。可以理解为,M1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乎

    1.货币

    货币是在付款或还债等经济活动中普遍接受的物品

    货币的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储藏

    货币的计量: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货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CDs等

    从M0 -> M3,变现能力越来越差。M1是狭义货币,M2是广义货币。可以理解为,M1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乎可以立即用于支付的财产。

    2.利率

    2.1 信用市场工具

    普通贷款:到期向贷款人归还本金,支付额外利息的贷款。

    固定支付贷款:在一定期限内,借款人每个期间(如每个月)偿还固定金额(包括本金和利息)的贷款。(可以理解为:边付息,边还贷)

    息票债券:每年向持有人支付固定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券。(可以理解为只付息,最后还贷)

    贴现债券(零息债券):购买价低于面值,到期按票面价值偿还的债券。(可以理解为不付息,最后还贷)

    永续债券:无到期日,不要求进行本金偿还,借款人无限期定期支付固定金额利息的债券。(可以理解为一直付息,但不一定还贷)

    2.2 到期收益率

    指以特定价格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日能获得的报酬率。其本质上是一个利率,要求用该利率折现时,得到的未来收入的现值与当前债券的购入价格相等

    2.3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央行公布的,不对通货膨胀做出调整的利率。

    实力利率是更具预期的物价水平变动(通货膨胀)做出调整的利率,反映了借入资金的真实成本。即使名义利率很高,如果通货膨胀很严重,实际利率也可能很低。

    费雪定理: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和。

    3. 货币供给

    3.1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及负债

    商业银行:

        资产包括:准备金、贷款、政府证券

        负债包括:银行存款、贴现贷款、资本金(即银行资本)

    中央银行:

        资产包括:政府证券、贴现贷款

        负债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准备金

     解释:关于流通中的现金:是公众手中持有的货币数量,相当于中央银行向持有人开的借据。   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和库存现金。

    3.2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参与者:中央银行

        非借入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中减去商业银行借取的准备金):与货币供给正相关。如:公开市场购买->非借入基础货币上升->基础货币和准备金增加->货币扩张

        法定准备金率:与货币供给负相关。如:法定准备金率降低->简单存款乘数增高->货币供给扩张

    参与者:银行

        借入准备金:与货币供给正相关

        超额准备金:与货币供给负相关。如:增加超额准备金->发放贷款减少->货币供给收缩

    参与者:储户

        现金持有水平:与货币供给负相关如:现金持有增加->多倍扩张能力减弱->货币供给收缩

    3.3 货币乘数

    表示基础货币变动引起货币供给变动的比例。用m表示。

    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的关系:M=m∗MB

    计算:m=(1+c)/(rr+e+c)

    其中,c表示由存款者现金持有意愿决定的通货存款比率(C/D),e表示由银行决定的超额准备金率(ER/D),以及由中央银行决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r)。

    4.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回购(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利率政策

    5.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总需求(AD);总供给(AS)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的均衡


    感谢DataWhale提供的学习资料

    https://github.com/datawhalechina/whale-quant

    https://datawhalechina.github.io/whale-quant/#/README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78a3****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z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