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授予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教授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加里·鲁夫昆,以表彰他们发现miRNA(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两位获奖者的贡献就像是发现了基因调控的一个隐藏开关,揭示了生命调控的一个全新维度,为人们理解生命过程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miRNA如何在隐秘的角落里悄然发挥作用?有哪些应用前景?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发现基因调控“新大陆”
获奖名单揭晓后,不少专家表示,这个结果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这项成果在30多年前就被发现了,一直是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热门候选,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才终于登榜,也算众望所归。”中国生物物理学会RNA治疗学分会副会长梁子才说,“两位研究者发现了mi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实际是发现了生命过程的一个全新调控层面,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基因调控的认知。”
梁子才解释,在miRNA被发现前,生命科学领域遵循的中心法则是,细胞必须先按照DNA的“设计图”合成出一段相应的信使RNA(mRNA),这段mRNA再指导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再由蛋白质执行各种生命功能。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两位诺奖得主在研究秀丽隐杆线虫生长相关的生理学机制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lin-4基因。它不制造蛋白质,而是产生了一种很短的RNA分子。1993年,两人分别发表论文,解释了这个神奇的控制过程。他们发现lin-4RNA能够与lin-14基因产生的mRNA的某些部分匹配,并会阻止lin-14产生蛋白质。lin-4RNA是第一个被发现的miRNA。
当时,这个成果在科学界没有掀起多少波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张宏冰教授分析,一方面,人们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只是在线虫上发现的,不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当时基因测序技术还未成熟,不具有广泛研究的基础。而且,学界当时更热衷于研究更长的基因,没人相信那么短的基因具有功能,大多认为它是无用的,一般都会把它“丢掉”。
直到2000年,加里·鲁夫昆的实验室发现了名为let-7的第二个miRNA。让科学家们兴奋的是,这项研究发现,let-7不仅存在于线虫中,还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中被发现。
之后,随着对miRNA机制的深入研究,众多研究者开始重新关注和认识miRNA和与之相关的非编码RNA,加上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支持,引发了RNA研究的井喷。
梁子才介绍,20多年间,研究者发表了18万篇有关miRNA的科学研究文章,彰显了这个“新大陆”的辽阔。
据张宏冰估计,截至目前,生物科学领域近一半的研究者涉足过miRNA的相关研究。研究人员已经在人体中发现约2000个miRNA。
“miRNA的发现,让人们看到了以往从未看见和探测到的‘暗物质’。”梁子才说,RNA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参与编码蛋白质的编码RNA,占全部RNA的2%左右;另一种是不参与编码蛋白质的非编码RNA。miRNA是非编码RNA的一类,它的发现帮助人们认识非编码RNA世界。
张宏冰认为,从更大层面来看,两位诺奖得主的发现,揭示了细胞表达出不同的蛋白质、产生不同类型细胞、行使不同功能的机制。未来有可能会解答,为什么细胞中含有相同的DNA遗传信息,而RNA表达调控却千变万化。例如,一个受精卵为何能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细胞;对于遗传性肿瘤患者而言,尽管每个细胞都携带突变基因,但为何只会在某些细胞或器官形成肿瘤?
走进这扇门,开启无限想象
对于现在的研究者而言,发现miRNA不再是难题,难的是研究清楚miRNA的具体作用机制,从而将其真正应用起来。
在张宏冰看来,miRNA的结构变化和表达异常用于疾病诊断、预后判断和疗效监测具有极大潜力。目前,以miRNA为靶点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尚处在临床研究初级阶段,其中,癌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走在前面,即人患癌症时体内miRNA的表达量会出现变化,通过检测血液中miRNA的浓度,可以实现部分癌症的早期诊断。例如,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周俭教授团队应用miRNA研究自主研发的肝癌早筛试剂盒,目前已转化并投入临床应用,有助于更早期地发现肝癌。此外,在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都有miRNA相关研究。
研究者发现,miRNA参与调控生物体发育和生理过程的方方面面。正因如此,它在临床应用层面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并不局限在某个疾病领域。
“miRNA是一对多的调控,一般一个miRNA可能会调控几十个、上百个,甚至更多的mRNA。”梁子才认为,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如果没有对miRNA及miRNA与某种疾病的相关性的全面认识,很难找到合适的miRNA或miRNA组合来治疗疾病,miRNA作用机制的高度复杂性使miRNA药物的研发举步维艰。把天然的miRNA分子转化成高效、特异、安全的小核酸药物,还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加以支持。
业内专家表示,两位诺奖得主的研究成果距离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个发现的意义不在于解决某个问题,而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打开了一扇门,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此进入,探索更多未知的生命奥秘。
文:健康报记者 吴倩 通讯员 高翠峰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