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图什”系维吾尔族语,原名“阿勒图什”,是一种柏树称谓)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素有“阿图什市无花果之乡”“阿图什市木纳格葡萄之乡”“阿图什市足球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阿图什市依托生态地位、资源禀赋、特色优势,以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不断拓宽农牧民的增收渠道,打造以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01
激活乡村旅游
开拓乡村发展新赛道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地,穿流而过的小溪充斥着淤泥、垃圾……”参与喀尔果勒生态旅游园整治的村委会主任塔依尔·买合提回忆说。
为了改善环境,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自发开始了整治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5月,集特色美食、网红旅拍点、露营地、传统文化体验项目于一体的喀尔果勒生态园正式建成。凭借低于市区7-8℃的气候优势,喀尔果勒生态园迎来了首轮避暑旅游热潮。据了解,旺季日均游客量可达1500人。
近年来,上阿图什镇喀尔果勒村,凭借其“逐水而居,组团围合”的地理环境优势,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整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发配套设施,让群众端起了“旅游饭碗”,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作为文化旅游村,喀尔果勒村现建设有三个农家乐(游乐园),旅游高峰期日收入可达3-4万元。农家乐以观光、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深受游客喜爱,娱乐项目包括“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风情旅游、收获农产品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
为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喀尔果勒村采取了“党支部引领、企业投资运营和农户参与”的创新运营模式,通过以土地入股,引入公司投资建设。在这种新模式的推动下,喀尔果勒生态旅游园成功转型为如今的喀尔果勒村避暑山庄。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更多现代化、高品质的旅游设施相继落成,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而且标志着山庄的经营管理模式迈向了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
这些得益于阿图什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均衡发展服务体系,依托各乡镇资源优势,制定特色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荣获自治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县。阿图什市推出以帕拉梅拉农家乐、微风农庄为代表的品牌农家乐,已带动1820人就业。
截至目前,阿图什市共接待游客387万人次,同比增长54%,旅游收入15亿元。
02
做强林果产业链
铸就乡村振兴新引擎
“快来尝一尝!”……
松他克镇阿孜汗村无花果生态园内举办的无花果美食文化旅游节中,人头攒动,来往的游客将无花果融入抓饭、烤肉、小吃中,形成一场视觉上的饕鬄盛宴。
据了解,松他克镇以无花果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建成国家4A级景区阿孜汗村,集合761棵450岁以上树龄的无花果树,松他克镇阿孜汗村充分发挥村内4家无花果合作社和1家打馕合作社的力量,生产无花果酱、果脯、果干和无花果馕等特色产品,销往江苏、广东等地区,每年产值达1000万元。
松他克镇无花果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阿图什市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该市充分发挥阿图什无花果、木纳格葡萄等特色林果优势,多措并举推进林果优势区域布局调整和品种优化升级。制定出台《克州阿图什无花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此外,邀请新疆林科院、新疆农科院打造大果沙枣示范种植基地,开展葡萄、无花果等林果病虫害防治,2024年完成特色林果扩面任务0.86万亩,房前屋后种植无花果2848亩、集中连片种植面积970亩、杏树种植450亩、大果沙枣种植4300亩,到2025年,无花果种植面积增加到2.62万亩。全面推进无花果、大果沙枣等特色林果提质增效。
为了进一步做优做强特色林果全产业链,阿图什市重点打造无花果、木纳格葡萄等特色林果品牌,大力推动发展“冷链物流、林果业深加工”等二三产业,不断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引进新疆海德坤在上阿图什镇试种大棚无花果,实现四季尝鲜,与新疆海德坤成立新疆映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无花果“三产融合园”,实现联农带农。
截至目前,阿图什市无花果种植面积6千余亩,品种主要以“早黄”为主,挂果面积5千余亩。同时,全力推动建立无花果加工产业区,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鲜果加工能力达到450吨,充分让“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绘就阿图什市经济发展“新图景”。
03
增收致富有奖励
农民心里乐如意
“哞哞……”走进阿图什市阿湖乡“阿米娜·玉买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声声牛叫传入耳中。合作社负责人阿米娜·玉买尔正在忙着打扫牛圈,给牛投喂草料。
阿米娜·玉买尔是阿湖乡阿热买里村的村民,2016年,阿米娜·玉买尔和丈夫商量,想创办一家养殖合作社专门养牛,但是丈夫担心夫妻俩资金、技术跟不上,怕养不好。阿米娜·玉买尔告诉丈夫,只要肯努力,愿意学习,不用担心养殖技术不过关,而且村委会肯定也会帮助我们,给我们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在阿米娜·玉买尔的劝说下,丈夫同意了她的意见,夫妻俩建立了“阿米娜·玉买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阿米娜·玉买尔自己挣到了钱,希望能带着村里的其他人一起挣钱。阿米娜·玉买尔告诉村里的人,可以将家里的牛送到合作社来,阿米娜·玉买尔会给大家分红,确保村民有一个稳定收入来源。
“到现在为止,我们养殖合作社一共有38位养殖户加入,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合作社来,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增收致富,把日子越过越好。”阿米娜·玉买尔说。
在阿图什市,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养殖业是有原因的。
为实施精准补助,阿图什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阿图什市2024年推动产业帮扶精准到户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施方案》,从种养殖环节到牲畜出栏环节均设置了奖励标准,同时为鼓励先进、树立榜样,全市选出一批村集体经济实力强、党组织带头作用好的村委会,设立“增收致富奖”。2024年,全市实施到户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1.05亿元,已兑付1.01亿元,受益群众1.95万户,覆盖率达79.8%,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