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立意”
取材上,直接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表达上,富有直抒胸臆的特点。
散文犹如心灵的扬声器,是作者对于人生的直接发言;它像是生活的博物馆,即便是一鳞半爪、断瓦残瓷之类的展品,只要善于陈列善作鉴别,也能从中揭示出深刻的社会、历史涵义来。它要求作者对于自己的描述对象,既要有真切的感受和精到的见解,又要有一种可以与上述思想认识因素互为表里的审美情致。这种真知灼见和审美冲动的捕捉,就是“立意”的任务。
二、讲究“章法”
章法,属于结构范畴,讲的是文思运行的轨迹和材料的组织原则。
散文的章法,除了和一般叙事性文学作品在情节发展或矛盾展开上所要求的连贯性或集中性,它更应追求一种骋怀放笔的活泼松动感,或是触类旁通,左右逢源的情趣辐射力。它笔墨酣畅,又奔放不惧,但有一定的思想轨迹和有机的内在联系,是“散”与“不散”的统一,是“形散而神不散”。
三、拓展意境
重视意境的拓展,是提高散文的艺术感染力和概括力的重要途径。
“意境”原指文字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衡量一个作品意境的高下、深浅,不是看作者写了什么,而是看它究竟能使读者感受到什么。意境的生成是作者的胸襟情怀或审美感受的酿造成果+作者含而不露、溢而不流的形象描述,就很容易使读者获得耐人咀嚼的情趣,也就有了富有“意境”的表现了。
四、锤炼语言
自由不是松散,自然也不是浅陋。优美的散文语言,既是肺腑的流露也应是精心锤炼的结晶。
散文的文笔应该重情思而忌滞实。散文的语言所要追求的效果,不但要有“宛然如画”“身临其境”“眉目清楚”的叙述、描写的条理性、具体性和生动性,还需要有一种传“情”寓“意”的蕴涵力,而且简约、精炼,寥寥数笔,便能点睛传神、撮要取势,准确地捕捉对象的特征,融入作者的独特感受。给读者的咀嚼回味留下广阔的审美空间。